适应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临床上指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于床上,遗尿症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适应症表现如下:
1.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身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
2.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睡一会,便尿床了;
3.儿童尿床后睡眠环境受到影响,之后自然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有时受别人责备,受朋友嘲笑久而久之,内心受到严重伤害,使从小活泼爱动,爱说话的儿童变得性格内向,变得烦躁易怒,性格古怪;变得胆小怕事,遗尿影响儿童间交往,影响患儿睡眠学习生活,影响儿童大脑智力发展,它是一种隐性杀手。
“中医自控排尿疗法”治疗原理
该疗法以中医专科专研的纯中药配合中医电子针灸和中药穴位贴敷刺激膀胱功能穴位,补肾培元,疏通机体经络,调节各脏腑功能,使之协调平衡,增强患儿虚弱的体质,使患儿觉醒阈降低,膀胱括约肌收缩控制能力增强。同时,辅以膀胱功能训练、唤醒疗法及心理精神安慰训练,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肌对排尿的控制,训练患儿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达到夜间自控排尿的目的,解决遗尿症的根本问题。
“中医自控排尿疗法”治疗方式:
1、针灸、熏蒸治疗
(1)补虚泻实
通过针灸的捻转、提插、疾徐、迎随等补泻手法,”补其不足,泄其有余”,已达到滋养肝肾,驱邪外出,平衡阴阳的奇效。
(2)经皮电刺激
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并施以不同的脉冲波型、幅度、频率和序列组织,辩证引导,以达到调节人体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3)邪随汗出
熏蒸以高温促进人体毛孔开阖,汗液排泄,“汗血同源”,蛰伏于营血之邪,随汗外出,使内在邪正胶着之势得以缓解。
(4)卫外固表
药用黄芪、炒白术、防风等,通过皮肤毛孔吸收,加强腠理卫外作用,防止六淫之邪侵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行为治疗
主要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唤醒疗法。
膀胱功能训练:指导儿童在白天尽量多饮水,使膀胱容量扩张,当患儿要排尿时,嘱其尽量憋尿,直到不能忍受为止,增大膀胱容量。
另外,患儿在白天排尿时,排尿过程尽量分多次进行,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肌对排尿的控制,以控制膀胱颈部下垂,达到夜间控制遗尿的目的。
唤醒治疗:使用尿湿报警器或闹钟,将湿度感应器放在患儿内裤上,一排尿则报警唤醒患儿,以训练患儿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
3、药物治疗
(1)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是临床应用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的理论依据。抗利尿激素能够浓缩尿液,从而减少尿液量和血管内压力,使膀胱颈下降,逼尿肌收缩减少,遗尿症得到改善。该治疗方法短期内疗效明显,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用药时须限水以防水中毒、高血压等副作用。
(2)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是目前遗尿症治疗中应用较广泛的胆碱受体阻断剂,其治疗机制在于能解除膀胱平滑肌痉挛,松弛逼尿肌,减少其收缩频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甲氯芬酯:为中枢兴奋剂,可兴奋,有利于唤醒。近年的研究认为,其有促进脑代谢、改善记忆的作用。
4、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中医自控排尿疗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家长们要配合实施的较基本的心理干预措施之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儿童发育科心理门诊还会针对患儿的心理状态,通过数字化的仪器设备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掌控治疗的效果,从而消除患儿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解除羞耻感。
专家建议,当患儿良好的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如2周)后,家长应当给予较大的物质奖励。奖赏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中是一种正性强化的过程。对遗尿患儿,要多安慰、多鼓励,这一点在促使患儿实现自控排尿的治疗目标过程中,尤为关键。
“中医自控排尿疗法”治疗优势:
传统疗法治疗遗尿症普遍使用成人用精神药物,不仅治标不治本,还可能诱发患儿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发育行为六联分型体系”下的“中医自控排尿疗法”将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重组治疗方式,针对病根修复中枢神经、全面调节抗利尿素分泌,达到彻底治愈。
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